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桂林旅游转型升级新标杆

————访桂林市卫生计生委副调研员 桂林崇华中医街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唐剑林

来源:桂林日报作者:周文俊 师顺虎时间:2016-05-31 10:19:52 浏览次数:

目前已经全面落成的桂林崇华中医街,计划于6月18日正式建成开街。这是国内首条以中医文化为主题,旅游产业和健康养生产业配套发展的特色文化旅游街区。    

那么,打造崇华中医街的背景是什么、其定位是什么、是一条怎样的街区,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呢?针对这些问题,日前,记者来到崇华中医街,对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唐剑林进行专访。    

记者:请问,我们桂林市卫计委打造崇华中医街的背景是什么?崇华中医街名字有什么来历吗?     

林: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加速与国际接轨。旅游产业逐渐从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健康等为一体的现代旅游转变,特别是随着徒步、自驾等新型旅游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迫切需要打造一批批具有更丰富内涵,更大魅力,更高标准的旅游产品。    

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桂林旅游始终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始终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51国公民72小时过境免签、东盟10国旅游团6天入境免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地,进一步加快桂林旅游转型升级步伐。 与此同时,桂林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寻找桂林文化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 将历史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利用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会融合,打造国际旅游胜地新的旅游文化业态。    

桂林市卫计委在挖掘桂林历史文化过程中发现,100多年前,也就是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7月,有24位桂林中医,立志通过“开义诊,讲国学”的形式,来推崇、捍卫、传承和发展正宗的中华中医药文化,为此,他们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医学会——“崇华医学会”,并在桂林叠彩山风洞北口的石壁下,立下了目前中国唯一的一块中医学会碑记——《崇华医学会碑记》。“崇华医学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中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受此启发,也为把这样一笔重要的中医文化财富传承好,同时积极将中医药事业融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大战略中,2013年7月,在经过前期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证基础上,我市制定出台《桂林市中医药复兴规划(2013-2020)》,提出了“建设一条街,即中医街;打造两个平台:崇华中医全球云平台和中药材交易平台;促进三个结合:即中医药与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和养生旅游结合”的发展思路,崇华中医街应运而生。为了把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崇华医学会文化精髓传承并发扬光大,这条中医街也就命名为了“桂林崇华中医街”。    

记者:崇华中医街发展定位是什么?是一个怎样的街区?    

唐剑林:随着现代旅游业进入“大产业、大融合、大发展”新常态时代,市委、市政府顺时而谋,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健康养生、科研等融合发展,加快旅游转型升级,从而不断提高桂林旅游品质,提升桂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融入桂林发展的大战略中,市卫计委在崇华中医街建设之前就明确其定位是:“桂林旅游转型升级新标杆”和“中国中医文化面向世界窗口”。    

目前,已经邀请了王琦、石学敏、孙光荣等三位“国宝级”国医大师,以及汤一新、韦贵康、林毅等区内外名老中医落户崇华中医街。    

中医街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创意主题,以“桂北民居”的建筑形式为载体,融合中国传统儒、释、道、中医养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怀旧等元素,将文化旅游产业与阳光康养休闲产业紧密结合,“文、医、旅一体化”,“街、镇、景一体化”,“商、住、养一体化”,打造集旅游、休闲、医疗、养生、康复、商务、贸易于一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资源融合利用、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配套的特色文化旅游街区。    

记者:围绕街区定位,崇华中医街具体怎样规划?    

唐剑林:崇华中医街的规划,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 一次规划,分步建设,动态调整,逐步到位”的原则进行。    

在总体规划中,整条崇华中医街建设完成后,将与建设完善中的信和信国际智慧养生休闲小镇、广西生命与健康国际职业学院、桂林老年病医院和信和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和桂林国际中药城一起,打造成一个“文、医、旅一体化”、“街、镇、景一体化”、“商、住、养一体化”,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配套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桂林特色的5A级文化旅游产业区和阳光康养休闲产业文化大城,以及国家级中医药创新开发研究之地,构成一个“大产业、大融合”的格局。    

具体规划上,崇华中医街总长800米,建筑面积4万㎡,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建筑面积20900㎡,长300米,计划投资2.6亿元,于2014年9月破土动工,计划于 2016年6月18日开街。由四个街区、两个广场和一个自然景观为主体构成。四个街区分别为医馆区、中医传统文化传承区;中医药特色养生区;中医药商业区。两个广场分别为中医文化广场和国学文化广场,自然景观就是“日月山”和“日月洞”。    

二期项目街长500米,投资3.4亿元,计划2018年完成建设。以中医药文化、养生、休闲、旅游为主题,围绕双目山规划,设置养生酒店、养生茶吧、养生休闲吧等等。    

记者:从文化旅游角度以及街区发展定位来看,崇华中医街具有哪些特色和发展优势呢?    

唐剑林:特色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所在。从文化旅游角度以及街区发展定位来看,崇华中医街具有八大特色和发展优势:   

 一是崇华中医街的历史渊源深厚。100多年前诞生的桂林崇华医学会,是中国第一家医学会,可以说,是我们打造这条街的直接原因,目前我们已在中医街上立了一块“崇华中医街碑记”,记录这一历史。也让广大游客以点带面了解近代中医历史文化得天独厚、难以取代的资源和优势。    

二是崇华中医街顺应了方兴未艾的旅游医疗潮流。目前已荟萃了三位国家级中医大师,二十多位广西区内外名老中医和壮医、瑶族、侗医等。同时,我们努力将中医街打造成“中医文化面向世界窗口”,积极传承、弘扬、发展中医文化。广大旅游者和患者,在一街之内,就能亲身感受到国家级中医大师和广西区内外名老中医的神奇把脉,以及壮族、瑶族、侗族等不同传承的医疗特色,感受和体验不同医药文化在这里的碰撞和魅力。    

三是崇华中医街的中医传统文化传承区,是以中医文化为核心的“一街三教”多元文化传承区,“儒、释、道和中医” 四种养生文化在这里相融相生,交相辉映。    

四是街区中医文化广场设置有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扁鹊、张仲景、华佗和李时珍”群雕。这四位古代名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中医文化的代表,游客了解了他们,也就大致了解了中国古代中医文化。另外,这种集纳型的古代名医群雕文化景观,在国内尚属首例。    

五是为了展现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街区各医馆的设计和医护人员的服装,都充满了浓浓古韵。此外,我们还通过营造古韵十足和喜庆吉祥的街区气氛,为游客准备了许多汉唐服装,让游客体验“穿越”的感觉,借此打造崇华中医街独特的旅游风韵。    

六是街区旁造型奇特的“日月山”和“日月洞”,蕴含了一个美好神奇的爱情传说,以及中医 “太极阴阳”、“天人相应”等学说原理,不仅能引发广大旅游者的观光兴趣,也能加深游客对中医文化的印象。    

第七点,正如前面所说,崇华中医街将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医疗、养生、康复、商务、贸易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街区,依托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以及一批国宝级国医大师和广西区内外名老中医等群星荟萃在此开馆坐诊,无论是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还是从阳光康养休闲产业的角度,都具有较大的市场吸引力。    

第八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桂林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之一,具有深厚的客源底蕴。崇华中医街作为整个桂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一环,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整个桂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态势下,有着水涨船高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   

记者:崇华中医按计划街后,下一步将怎么做?    

唐剑林:开街之后不是告一段落,更不是结束。我们将继续抓住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围绕打造“桂林旅游转型升级新标杆和“中国中医文化面向世界窗口”定位,把压力变成动力,立足桂林,面向全球,做好客源市场开发。抓好项目二期建设,夯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基础。根据资金和市场的状况,进一步挖掘桂林中医文化旅游资源,边开发,边运营。做到“精心规划、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服务、精心管理”。同时,抓好旅游、医疗人才的引进和统筹安排,以互联网思维方式多措并举,致力于打造知名度,提升影响力。在具体运作中,贯穿“以人为本”精神,着力于亲和力营造,使游客在体验观览中医文化旅游同时,享受到高品质的游历体验和健康服务。


?